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未来工作重点煤炭作为燃料,必将成为历史,这是中国煤炭产业的必然趋势。
康红普说,当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一支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包括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才、熟悉国际规则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样迫在眉睫。团队通过分析一些煤炭企业、煤矿的数据,评价了其高质量发展现状。
确定指标体系后,评价过程需要数据标准化、权值计算和高质量评价三个阶段。虽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煤炭消费绝对量短期很难明显下降,同时新能源的发展对煤炭调峰需求会更加强烈,煤炭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将逐步凸显。其中,全员工效比2020年提高100%,地表塌陷率减少一半,职业病发病率降低20%;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5以下;加快实现碳达峰;80%的煤炭利用实现超低排放。康红普表示,面对现状,煤炭行业必须找准定位,探讨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式,既能向社会提供高品质能源,又能带动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而二级、三级指标分别是对前一级指标的细化分类和阐释。
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以来,煤炭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很多煤炭企业、煤矿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距离高水平阶段还有较大差距。这就意味着煤炭价格来自政策顶端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据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由于冬季储煤需求提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3.0%,涨幅扩大2.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虽然国家保供力度有增无减,但受全球性危机影响,以及国内供应依旧相对偏紧的情况下,不论是长协价还是市场价均维持了偏强运行的态势。在这一大背景下,做好承担着能源兜底重任的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的意义更加凸显。为了防止价格遭恶意炒作,发改委对煤炭稳价的规则持续细化,但依然未能遏制部分怀有侥幸心态的企业铤而走险。
福建省发改委已将此作为涉嫌哄抬价格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并抄送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而且在价格方面国家也同样多措并举加以调控。
近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下,包括内蒙、山东、福建、江西、广东在内的多个省市及自治区开展了对煤炭价格涉嫌超出合理区间线索的核查。而从目前依旧呈现僵持状态的动力煤市场来看,政策的压力或也是直接利空因素之一。此前,国家发改委9月中旬曾发布消息称,据有关方面反映,近期环渤海港口下水煤现货交易价格上涨较快。公告还附上了内蒙古地区超出价格合理区间销售或结算的10家煤炭企业的名单。
其中内蒙古的核查公告表示,经初步核查,部分煤炭企业曾书面承诺切实把各项政策要求落实到位,确保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绝不出现哄抬市场价格行为,但此后仍超出价格合理区间销售或结算。经本网了解,这些企业中包括煤炭生产企业,以及销售和贸易企业。对此,山东省发改委已作为涉嫌哄抬价格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此外,该集团坚持以保供应、保民生为重点,坚决落实中省和陕煤集团能源保供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销售运行,紧盯资源、运力和用户,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全力做好迎峰度冬煤炭保供。
近日,陕煤运销集团积极协调陕煤各矿区生产矿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稳产增产,并积极拓展外购煤业务,保障资源充足。坚持优先保障发电供热用煤,多方联动,多点发力,抓好电煤长协履约兑现和及时外运、均衡发运,做好省内电企和省外重点区域、重点用户煤炭供给,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记者了解到,该集团不断建立健全保供机制和保障体系,积极协调铁路方面争取运力,加强产运需三方衔接和组织调度,通过挖潜重点线路潜能、改善装车能力、发挥多式联运和自备车运行优势等措施,提升运行效率和跨区域保供能力,全力以赴保障发电供热民生用煤,前10个月今年三方运力合同累计兑现率为112.7%,发挥了煤炭压舱石和稳价器作用近日,陕煤运销集团积极协调陕煤各矿区生产矿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稳产增产,并积极拓展外购煤业务,保障资源充足。
记者了解到,该集团不断建立健全保供机制和保障体系,积极协调铁路方面争取运力,加强产运需三方衔接和组织调度,通过挖潜重点线路潜能、改善装车能力、发挥多式联运和自备车运行优势等措施,提升运行效率和跨区域保供能力,全力以赴保障发电供热民生用煤,前10个月今年三方运力合同累计兑现率为112.7%,发挥了煤炭压舱石和稳价器作用。此外,该集团坚持以保供应、保民生为重点,坚决落实中省和陕煤集团能源保供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销售运行,紧盯资源、运力和用户,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全力做好迎峰度冬煤炭保供。坚持优先保障发电供热用煤,多方联动,多点发力,抓好电煤长协履约兑现和及时外运、均衡发运,做好省内电企和省外重点区域、重点用户煤炭供给,守住民生用煤底线尽管疫情对煤炭运输环节扰动不小,但下游需求也不旺,到港拉煤船不多,煤炭供需双弱。在迎峰度冬保供要求下,主力煤矿以兑现长协用户为主,严格落实中长期合同。现货方面,部分煤矿库存积压,出货迟缓,销售压力明显加大,交易不活跃,降价出货意愿增加,有的小幅下调煤价促销。
但政策端消息频出,会导致贸易商情绪下降,或着急出货,或暂停发运,导致后续市场煤货源进一步减少。寒冬尚未到来,本该下游补库好时节,但下游终端并无动作;而卖方已经开始降价去库,手里货源持续减少,环渤海市场煤结构性紧缺今冬难有明显改观。
非电行业方面,化工企业利润减少,部分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工业用煤负荷复苏缓慢,煤炭市场需求低迷。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上游产、销及铁路运输扰动尚未消除,港口流通货源紧缺局面或将延续一段时间。
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期,但由于今年冬初,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电厂整体耗煤量增加有限。目前,电煤消费尚处低位,统调电厂和重点电厂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
但从八省电厂日耗来看,电厂日耗已有小幅增加;预计冬储补库时期将在本月底到12月份展开,届时,市场继续大幅下行难度加大。华东、华南地区气温适宜,电厂负荷维持低位,只有东北地区日耗水平较高;电厂以长协为主,少数适量采购市场。但受上游发运数量少,以及环渤海港口存煤低位等因素影响,煤价处于缓跌模式。下游电厂对煤价继续下行抱有期待,电力及非电行业需求释放不多,部分用户在锚地抛锚等降价再拉;在耗煤偏低的情况下,用户大都继续消耗自身高库存,并等待时机抄底。
叠加短期市场参与者仍看空市场,终端对市场煤采购兴趣全无,环渤海港口交易氛围冷清,汽运煤贸易商报价比市场报价低很多,促使煤价继续小幅下移。对于后市预期,预计本月上中旬,下游需求一般,且主管部门频繁发声,预计短期内煤价预期偏弱运行。
目前,是初冬时节,天气暖和,民用电负荷不高,电厂日耗保持低位徘徊。本周,下游用户以观望为主,少数刚需进行询价;由于港口合适货源有限,叠加价格略高,市场实际成交不多。
市场供需双方均显疲态,后续市场何去何从?供给侧,主产区供需双弱,煤价维稳运行目前,电煤消费尚处低位,统调电厂和重点电厂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
尽管疫情对煤炭运输环节扰动不小,但下游需求也不旺,到港拉煤船不多,煤炭供需双弱。下游电厂对煤价继续下行抱有期待,电力及非电行业需求释放不多,部分用户在锚地抛锚等降价再拉;在耗煤偏低的情况下,用户大都继续消耗自身高库存,并等待时机抄底。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期,但由于今年冬初,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电厂整体耗煤量增加有限。在迎峰度冬保供要求下,主力煤矿以兑现长协用户为主,严格落实中长期合同。
但从八省电厂日耗来看,电厂日耗已有小幅增加;预计冬储补库时期将在本月底到12月份展开,届时,市场继续大幅下行难度加大。非电行业方面,化工企业利润减少,部分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工业用煤负荷复苏缓慢,煤炭市场需求低迷。
市场供需双方均显疲态,后续市场何去何从?供给侧,主产区供需双弱,煤价维稳运行。但受上游发运数量少,以及环渤海港口存煤低位等因素影响,煤价处于缓跌模式。
目前,是初冬时节,天气暖和,民用电负荷不高,电厂日耗保持低位徘徊。但政策端消息频出,会导致贸易商情绪下降,或着急出货,或暂停发运,导致后续市场煤货源进一步减少。